伏天来临,你最喜爱的消暑方式是什么?到凉爽宜人的高山森林露营?到冰凉欢乐的水中戏水?还是到花香沁鼻的园里消磨一个暑热难耐的周末?你想要的,南川都有!5月3日,市委书记陈敏尔调研我区时指出,南川区位条件优越、生态环境优良、旅游资源优厚。本报特策划推出一组消暑游稿件,向市民展示我区部分海拔较高、气候宜人的山、水、园、林,为大家消暑提供更多路线和指引。
夏天旅行我们最简单的怀想,可以是山,也可以是水。一位朋友说,夏天就应该走进森林,它们有郁郁葱葱的林木,有城市中无法比拟的宁静、舒适和自然。是啊,燥热的夏天来一场清新畅快的森林浴是必不可少的。来南川吧,这里森林资源富集,无论在城区还是郊外,每一种形式的森林浴,都是逃脱燥热追赶的治愈良方。
林中逍遥高空滑翔 凉爽与刺激同在
6月26日一大早,车子驶离了城区,湿热烦闷的感觉才逐渐消失。一路上树木丛生、百草丰茂,蜿蜒崎岖的山路在一片晶莹的青翠中无限延伸,通往有别于酷夏的清凉。约四十分钟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,乾丰镇九台村。一下车,清凉扑面而来,在炎炎夏日显得极为难得。
九台村森林覆盖率达70%以上,生态环境优良。业主李成禄承包了1000余亩地,打造了果林、茶园、水库,游客来了能体验摘果、采茶、垂钓,还能在林间露营,看云海、看日出日落。
不少游客穿行在林间的步游道,时不时吼上一嗓子,在清晨的山间抖擞了精神。“这里生态环境太好了,老人避暑,娃儿亲近自然,都很适合。”游客胡女士说。
绕着步游道前行,记者来到了一直壁断崖处,这可能是夏天最特别的森林体验。向四周望去,只见群山环抱,云雾缭绕,峰峦奇秀,风光旖旎。不少游客立刻兴奋起来,大家被这独特的风景所吸引。这种绝版体验不是随处就能有的,四周虽不是猿声啼不住,但是却有啾啾鸟鸣,微凉的风从颈间灌入,清凉之意,顿由心生。
除了体验林间野趣,游客还能体验高空滑翔的刺激。李成禄去年引进了高空滑翔伞俱乐部,从断崖处起飞,在太平场镇降落,垂直高度约四百米,飞行时间二十分钟左右。滑翔在空中,周围蓝天环绕,脚下绿水青山,刺激又舒畅。
200亩原始森林 让你的夏天清凉10℃
从火车站出发,往黄岩方向车行约20分钟,就到了广源(下转第二版) (上接第一版)避暑休闲村。远远的,能看见一大片茂密的森林,林中隐藏着明末清初时期的古寺庙白金寺。这是目前离城区最近、海拔最高、交通最便利的避暑休闲村。这里有参天的大树、一眼望不到边的茂密森林、清凉的风,还有晃悠悠的吊床、草原特色的蒙古包……在盛夏深得人们喜爱。
休闲村海拔1200~1323米,拥有原始森林景观近200亩,里面长满了茂密的水杉,遮住了火辣辣的阳光烘烤,夏季平均气温仅19℃,与城区平均温差约10℃,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3万个,是一个天然的“大氧吧”。
走在林间小道上,感觉不到一点热气,不时微风吹来,非常凉爽。林中的休闲阁楼区让人眼前一亮,它们建在密林中,采用全木吊脚楼设计,与林中树木融为一体,古色古香、生态环保。蒙古包冬暖夏凉,简洁明亮。别具一格的造型,吸引不少游客好奇的目光和体验欲望。而最热闹的是吊床区和帐篷区,这里有大大小小的上百顶吊床和帐篷,无论男女老少、大人小孩,或躺在晃悠悠的吊床上,或躲在帐篷里,与大山、森林亲密接触,静听蝉鸣,尽情享用大自然赐予的清凉和绿色。
在最热的天气里,没有人会拒绝低10℃的清凉。听蛙声蝉鸣,寻潮湿处的萤火虫,当个守林人,体验森系生活。
植树添绿增景 加快推进森林旅游
“天气好就想出去走走,现在南川到处是绿海,走到哪儿都是满眼的绿色!”6月27日,韦先生一早就和朋友来到花山公园锻炼身体。此时的花山公园被淡淡的薄雾笼罩,若隐若现,一丛丛、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沐浴着阳光绽开了笑脸。鸟儿在枝头欢快地鸣叫,静谧的山林生机勃勃。
以前的花山公园是一片荒山,2009年成为我区义务植树基地,几年来造林造景成果明显,公园早已由荒山变为了绿岭,成了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。同样的,永隆山森林公园、九鼎山城市森林公园……这些曾经的石漠化重灾区早已变为城市的“绿肺”,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养生的好去处,还使城区城周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43.3%,森林质量和景观价值得到了有效提升。
近年来,我区始终以生态建设为本,造林与造景相结合,不断植树添绿增景。城周1.3万亩石漠化区域已经实现蝶变,城区周边80平方公里内森林屏障正在加快建设。如今,我区森林覆盖率突破52%,先后申建了包括金佛山、山王坪、乐村、云岭、九鼎山、花山、永隆山在内的一系列森林公园,并在城区建立小游园22个,在高速路、金佛山旅游景区通道打造景观林带,种植各类绿化树种超过30万株,实现市民开窗见绿。
此外,我区加快推进森林旅游发展,制定《南川区森林资源保护综合利用实施方案》《南川区关于加快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实施意见》等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助推森林旅游产业发展。到2020年,我区将建成森林体验养生区6个,打造生态文明教育、科普教育和户外拓展等森林体验养生基地10个、森林公园50个以上,培育家庭林场100个,发展森林人家200家。